"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愛國政治運動,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它在推動中國反帝反封建斗爭進入新階段的同時,也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創(chuàng)造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這一精神財富集中體現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五四精神。五四運動不僅喚醒了中國廣大民眾,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性,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精神桎梏,使人民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在偉大的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和熱血知識分子,他們以民族和國家的利益為己任,特別是廣大的青年學子,他們不顧高壓,不怕流血,不怕坐牢,奔走呼號,始終沖鋒在最前面,拉開了現代中國翻天覆地的歷史序幕??梢哉f當時的那一代中國青年學生在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交出了一份含金量極高歷史答卷。
今年是五四運動99周年,今天,我們紀念“五四運動”,其目的就是要繼承五四運動的精神。繼承的要義在于,對可供借鑒的經驗進行汲取,對仍具價值的思想精髓進行弘揚。五四時期,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啟蒙時期,各種思想、思潮涌現,各種觀念、觀點激蕩。繼承五四精神,首先要科學把握其歷史本質和主流,弄清楚哪些是對歷史發(fā)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并仍有現實指導價值的精神財富,哪些是需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思想體系,將五四時期的那些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的思想精髓作為繼承的主題。同時,繼承五四精神,特別要正確梳理其歷史發(fā)展的整體脈絡,認識到從愛國主義走向社會主義、從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孤軍奮戰(zhàn)到與工農群眾緊密結合,是五四以來中國廣大青年知識分子成長和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徑。在當時如此,在新中國建設時期和當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也是如此,這一點尤其重要。要將這一寶貴傳統(tǒng)轉化為當代廣大青年知識分子的鮮明精神氣質,繼續(xù)傳承下去。
當代的青年因多種原因影響,已沒有了以往青年人的那種朝氣蓬勃的特性和陽剛之氣。一些青年人涉世不深,實踐經驗較少,不大熟悉中國國情和中國人民奮斗的歷史,特別是在一段長時間里,由于受到一些所謂的精英洋奴們著意渲染和洗腦及幾十年來大學的刻意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和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教育,致使一些青年學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資產階級腐朽人生觀、價值觀的嚴重影響,受到民族虛無主義的毒蝕;而不顧客觀實際,過分地去追求物欲和自我膨脹,存在著一些弱點和不足。這些問題,只要青年學生們能夠通過學習,特別是親身具體地深入社會去實踐,通過總結經驗是能得到解決的。要指出的是,發(fā)生這些問題,主要責任不在青年身上,與幾十年來過分灌輸的惟物教育及社會風氣的敗壞有直接的關系。
在當今和平年代的社會中,公平和正義是人們普遍追求的社會理想,社會主義也是為了要最大限度地實現人類的公平和正義。公平和正義是一個社會的穩(wěn)定基石。目前我們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充斥著不公正的現象,如城鄉(xiāng)之間、地區(qū)之間、行業(yè)之間、階層之間的發(fā)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的擴大,官員的貪腐,社會道德的低下等極易激化社會矛盾。當代的青年知識分子,不僅應思想活躍,視野開闊,更應具有民族憂患意識、民主參與意識、主體意識、競爭意識,特別應該具有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因此,作為公平正義的追求者,廣大青年知識分子在面對社會的不和諧現象時,應該將自己的命運與人民大眾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同呼吸共生存,在爭取自己的權益時不能忘了更不要拋棄底層的大眾;要成為各種弱勢群體的代言人,向社會呼吁、建議,要求執(zhí)政黨與政府創(chuàng)建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來維護弱勢群體的利益,要站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前列,為社會的公平正義而不懈努力。理直氣壯地擔當起社會的思考者、反省者,批判者和前進的推動者。
廣大青年是我們這個社會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國家民族未來的希望。二十一世紀是你們的世紀,振興中國的重任歷史地落在你們的肩上。老一代犧牲奮斗取得的成果,需要你們去鞏固和發(fā)展。老一代堅持革命斗爭方向的英勇精神,需要你們去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需要你們去創(chuàng)造。青年人要勤奮學習,努力實踐,不斷充實知識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更要陶冶情操提高道德素養(yǎng)。只要廣大青年特別是青年學生能切實弘揚偉大的“五四”精神,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團結奮斗,在中國任何人間奇跡都能創(chuàng)造出來!
集團宣傳辦

